返回

大国崛起!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44 毛熊倒下又如何?傻大木要干这只纸老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,可他们不仅需要用大部分军事力量应对苏联,更要维护数量众多的海外基地运转,能调集多少部队到这边?

    何况,真的从科威特撤退,欠科威特的140亿刀借款不仅得还,也没有资金偿还其他国家的外债,甚至,连战后重建的资金都没有。

    “按照原本的计划,把科威特的主力部队撤离出来,布置在边境重点防御……派出步兵进入科威特……”

    在开战之前,傻大木曾经询问过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,对方在询问了美国国内后,向傻大木表示:伊拉克如果要发动对科威特的战争,那是属于阿拉伯世界自己的家务事,美国不会干涉……

    如此表态,相当于支持傻大木攻占科威特了。

    作为一国总统,傻大木会仅仅凭借一个美国大使的回答就动手么?

    并不。

    在经过手下智囊团长达一年多的分析研究后,得出了结论:目前苏联已经不行了,北约的主要重心是东扩,趁着苏联病,要了苏联的命,让苏联集团的成员国加入北约……

    甚至,也推敲过一旦美国介入会如何。

    在萨达姆看来,苏联此刻日暮西山,巴不得有人扯扯美国的后腿,苏联也会支持他们的。

    所以,才有了现在的一切。

    霉国人否认了他们支持伊拉克占领科威特,傻大木不在意;苏联人不支持?傻大木依然不在意。

    这些年,他的军队已经武装到了牙齿。

    花费庞大资金采购的先进武器装备,要是干不过部分远道而来的霉国人,那还号称个球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。

    再说了,得让霉国人知道,谁才是海湾地区的霸主,海湾地区的石油,可不能由霉国人说了算。

    很快,命令传达下去。

    仅仅用一天时间就把科威特仅仅只有4个旅外加一个营规模的国王卫队给击溃,并且占领科威特全境,在当天晚上,科威特内的伊驼军队人数就高达20万,有着超过2000辆坦克。

    不过,在8月7号霉国的军队开始开赴狗大户后,傻大木就命令进入科威特的精锐部队跟装甲部队撤离,进而布置在伊驼自己的边境地区,以此来防御霉国人可能发动的进攻。

    随后,即使大量美军不断进入沙特,甚至还有霉国人的盟友也派出了军队,对于自己手下精锐部队有着充分信任的傻大木,依然丝毫不担心。

    “霉国跟他们的盟友只是纸老虎,他们不过是摆出架子吓唬我们。一旦开战,他们根本就承受不起损失,哪怕苏联已经不行,但他们答应给我们提供装备的补给……”

    傻大木是如此对自己手下说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11月,以美国为首的各盟国共同决议,要求伊拉克在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科威特,否则,盟国将会对伊拉克诉诸武力。

    傻大木更是嗤之以鼻。

    通过这些盟国以及霉国人的态度,傻大木以及他的追随者们都兴奋地觉得,霉国人真的是纸老虎,根本就不敢发动战争的。

    何况,虽然苏联目前烂事一大摊子,不断有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,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?

    在如此世界格局之下,傻大木自然也就不会在意霉国人会如何,不断调兵遣将,积极做出跟霉国人干一架的姿态。

    可当时间进入12月后,世界局势变得诡异起来,让傻大木的心,逐渐慌了!

    12月1日,乌克兰举行脱离联盟以及总统选举公投;

    12月8日,苏联最大三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乌克兰的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《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》,苏联名存实亡;

    12月21日,除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格鲁吉亚,11个加盟国在阿拉木图签署《阿拉木图宣言》、《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》,苏联彻底被宣判了死刑;

    12月25日,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向全世界发表电视讲话,交出一切权利,辞去总统职务。

    随后,飘扬世界69年的镰刀锤子红旗在克里姆林宫通过电视直播,在全世界面前降下。

    至此,世界再无苏联!

    对于苏联的轰然倒塌,整个世界都懵逼了。

    自然也就没有谁再把目光投向海湾这地方。

    “霉国人更没有精力关注这边,哪怕他们的军队已经开赴来了!”

    傻大木此刻的自信心,更加膨胀。

    虽然,苏联倒了,得不到支持,可苏联还有继承人啊。

    苏联的解体,最为愕然的却是华夏。

    “这有什么好感慨的?之前强大,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问题,可经济发展不均衡,所有的投入都是向着重工业方面倾斜,再加上特权阶层越来越多,注定了结局。咱们现在需要在意的,是如何在苏联解体后,搞到一些国内需要的设备跟技术来补充我们的基础……”

    面对陈志强等人的感慨,杨威强调着。

    早就在等苏联解体了。

    苏联解体

444 毛熊倒下又如何?傻大木要干这只纸老虎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